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重大战略部署,为我国“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指明了方向。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关键在于实现经济循环流转和产业关联畅通,根本要求是提升供给体系的创新力和关联性,解决各类“卡脖子”和瓶颈问题,畅通国民经济循环。
供应链金融作为连接金融和实体经济的重要枢纽,为实体经济发挥着保通、稳链、纾困的支撑作用。2017年10月,国务院发布《关于积极推进供应链创新与应用的指导意见》,首次对供应链创新发展作出重要部署,以此作为推动供给侧改革的重要抓手。近几年来,国家层面接连发声,鼓励支持开展供应链金融发展与创新,包括2019年《推动供应链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指导意见》、2020年《关于规范发展供应链金融支持供应链产业链稳定循环和优化升级的意见》、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提创新供应链金融服务模式、2022年《关于推动动产和权利融资业务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等。在国家层面纲领性文件的指引下,数十个地方省市政府亦接连发布支持供应链金融发展的专项政策,供应链金融的战略重要性被推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针对供应链金融,国内普遍认可的一种理论是“供应链金融是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最好的方式”。但由于以商业银行为主要供给主体、以核心企业为主要抓手的传统供应链金融仅能触达一级供应商与经销商,真正具有强烈融资需求、处于更多层级链条中的小微企业难以被有效覆盖,且在传统供应链金融模式下仍存在“四流”难合一、仓单票据等信息易造假等问题,覆盖面不足、业务效率低下、风险防范难等成为供应链金融行业的“老大难”。在产业数字化大趋势下,大数据、区块链、物联网等技术发展日臻成熟,并率先的在金融领域实现了场景应用与迭代升级,供应链金融亦进入了数字化时代。